无锡方管-经济新常态产能过剩是道坎:进入新世纪,我国钢铁工业继续实现持续高速发展。但受经济增速放缓、经济结构优化、生态环境约束等影响,2012年以来我国钢铁需求不断放缓。
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钢铁市场供需严重失衡,产能严重过剩,制约了行业发展。钢铁工业进入低增长、低价格、低效益和高压力的“三低一高”新常态。
2013年至2015年底,我国每年生产的钢材大约有四分之一是根本卖不出去的。即使卖出去价格也一跌再跌,钢铁价格最低时每斤卖到1块6毛钱,钢材卖出了白菜价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,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%;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亏损645.34亿元,亏损面为50.5%。
化解产能过剩成为钢铁行业面临的首要任务。
2014年1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,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,要深化理解、统一认识。如果看不到甚至不愿承认新变化、新情况、新问题,仍然想着过去的粗放型高速发展,习惯于铺摊子、上项目,就跟不上形势了。用老的办法,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,相反会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、激化,最后是总爆发。
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,党中央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,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,形成了“三去一降一补”这一具有重大指导性、前瞻性、针对性的经济工作部署。
“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”,习近平总书记为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发展开出良方、指明方向。钢铁工业痛定思痛,当断则断。
2016年2月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从2016年开始,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,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.5亿吨。
2016年至2018年,我国钢铁业在累计压减超过1.5亿吨产能、全面出清1.4亿吨“地条钢”之后,提前完成5年化解过剩产能目标,逐步走出产能过剩的困境。
|